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://nb.ifeng.com/a/20171201/6196943_0.shtml这一天早晨,杜府管家王胡子奉命去给臧蓼斋送银子。这臧蓼斋是杜少卿的同窗好友,他知道杜少卿大方又爱面子,便特意办了一桌酒席,请杜少卿吃饭。快吃完的时候,捧着酒杯跪下请杜少卿帮忙。什么忙呢?“我前日替人管着买了个秀才,宗师有人在这里揽这个事,我已把三百两银子兑与了他。”不料后来发现今年管得严,收钱人不敢卖,便给臧蓼斋补了个廪生,但人家花钱买秀才的人什么都没得到,当然跟他要回这三百两银子,若是不还,人家就要告他。臧蓼斋知道,杜少卿不久前卖了一处祖传的田地,得了一千两银子,便求从中借,以后慢慢归还。杜少卿喝了人家的酒,又被人家一跪,便一挥手说,什么大事儿,我送给你吧!于是第二天一早,便让管家王胡子去送银子。王胡子可没主人这份大方,他不能白跑这一趟,跟臧蓼斋“讨了六两银子赏钱”,然后高高兴兴去鲜鱼面店吃饭。他刚走进店门,便看到了杜少卿的另一个“朋友”张俊民。看到王胡子,张俊民如遇亲人,赶紧大声招呼:“胡子老官,你过来,请这里坐。”张俊民当然不是爱跟王胡子一起吃面,而是有求于他。什么事呢?原来张俊民的儿子想要冒籍参加秀才考试,这是绝对不允许的!他想请杜少卿帮忙,问王胡子是否可行?王胡子说,不行不行,你这么直接求,肯定不行!你得奉承他,说这里考试的棚子是杜老太爷出钱修的,杜少爷若是送一个人去考试,谁敢不同意!我家少爷就是经不起别人激他,如此他不仅会出力,便是倒贴你钱都愿意。张俊民一听十分高兴,当即表示将来一定重谢王胡子。当然,随后也毫不犹豫地替王胡子付了面钱——这一碗面钱,跟他后来得到的相比,简直微不足道。这一碗鲜鱼面的背后,藏着多少龌龊与算计。王胡子回到杜家后,便力竭力为张俊民说话,果然杜少卿一口答应,张俊民儿子顺利考试之后,又借口人家让他捐钱,又骗走了杜少卿的两银子。身为管家,为了一碗面一顿酒,王胡子就帮外人骗主人的钱,不只这一个张俊民。南京的鲍廷玺想弄钱办个戏班,帮助杜慎卿(杜少卿堂兄)跑前跑后干了很多活儿。可当他开口,希望杜慎卿帮忙的时候,这位风流公子却舍不得钱,把他支到了堂弟杜少卿这里——并特意叮嘱,你千万不能说是我杜慎卿介绍来的。你可以先找王胡子,只要请王胡子吃顿酒,他必然能帮你拿到杜少卿的钱。鲍廷玺刚到天长,便在饭店里遇到了也要去拜访杜少卿的韦四太爷。韦四太爷邀请他一起走,鲍廷玺说我要先去看管家王胡子。鲍廷玺有没有请王胡子喝酒呢?作者没有明写,但此后我们看到,王胡子将鲍廷玺引到杜少卿面前,并竭力为他说话。看来,这顿酒一定是喝得十分开心尽兴。“王胡子出去领着鲍廷玺捏手捏脚,一路走进来。”这“捏手捏脚”简直太形象了,很明显二人已经有了默契,他们共同怀了一个鬼胎。不久杜少卿没钱了,要王胡子去卖一块田地,王胡子便偷偷告诉鲍廷玺说,“好了,你的事有指望了。而今我到圩里去卖田。卖了田回来,替你定主意。”等到臧蓼斋和张俊民都骗到了银子,王胡子对鲍廷玺说,你得赶紧开口了,再不说,这点钱就被别人都骗光了——王胡子哪里像是杜少卿的管家,简直就是鲍廷玺的兄弟啊!当晚鲍廷玺果然向杜少卿求帮忙,杜少卿问他需要多少银子。鲍廷玺还不敢说要多少,只是“把眼望着王胡子。”王胡子不负鲍廷玺的期待,当即走上来说,起个戏班子花费不少,怎么也得五六百两银子。少爷没这么多,只好将就几十两银子吧。杜少卿立刻表示,几十两银子不济事,我给你一百两银子吧……身为杜府的管家,吃着杜家的饭,却想方设法帮助其他不相干的人,甚至是相识不久的人,去骗杜家的钱,王胡子这样的奴仆真是没谁了。当然,便是没有王胡子推波助澜,杜少卿也是心甘情愿就要给人花钱,他仿佛跟钱有仇似的。后来杜少卿卖光了家中的田地,钱也快败光了,便决定去南京谋生。王胡子毫不留恋地背弃了主人:“王胡子在路见不是事,拐了二十两银子走了。”相比帮别人骗走那么多钱,王胡子只拐走二十两银子,实在是少了点。这个损人也不怎么利己的王胡子就此消失在茫茫人海中。读《红楼梦》的时候,我们见识了豪门贾府中的很多丫环仆妇。那些人虽然也各有自己的小算盘,但对主人、尤其是自己跟随、伺候的主人们大都还是忠心耿耿、处处为主人打算的,因为他们的荣辱是与主人密切相连的。然而到了《儒林外史》中,我们却惊讶地发现,无论豪门还是中产还是书香世家,很多仆人们不仅各怀心腹事,没有良心、坑骗主人、恩将仇报的,那是大有人在,不仅王胡子这一个。我们下篇继续聊……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tzrz/5684.html